在火灾、地震、洪水等危难时刻,消防员以生命守护生命。深圳特勤大队的消防先锋张沛就是其中一员。在“5·12”全国防灾减灾宣传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来看看他的故事。“决不能让火势蔓延!”张沛锐下达命令。2023年刚过完年,深圳南山区某私人煤气充气站突发火灾。
他阅历丰富,参过军、当过警、拿过马拉松冠军,曾经环绕滇池奔跑114公里仅仅用了13个小时;在此之后,他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坚持自己的热爱,在2017年3个月时间里跑了200公里,2018年跑了接近3000公里,并在学校组织的冬季运动会中以34分钟的成绩成功打破了32年未有人能逾越的10公里记录。
从“橄榄绿”成功转型到“火焰蓝”,消防队伍自转隶改制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今年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五周年,这五年,既是特勤大队二站逐步转型升级提质强能的五年,也是在训词精神的引领下队伍高质量发展的五年。
南海网9月9日消息(记者 蒙健)9月9日,距离台风“摩羯”过境已是第三天,当天凌晨的海口,海口市主干道清障工作仍在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此次台风造成海口市16.7万余株树木(乔木)倒伏,各种地被及公园设施损伤巨大,此时位于海口市的国兴大道上,仍有不少倒地的树木急需进行清理。
“其他队伍搞不定的,可以喊我们增援,但到我们这儿,就是最后一道防线了。”2023年12月21日,在湖南省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周彩琪对新京报记者说。特勤大队下辖四个站,共142人,组建了高层、地下、化工、水域、地震救援等专业队。
对北京消防救援总队特勤支队的157名消防员来说,日常生活就两个字:救援。这支被称为北京消防“特种部队”的队伍,常常要承担最危险、最艰巨的任务。他们会三天不眠不休,扑打一场火;一周背不沾床,转移被暴雨困住的群众。
手一伸,泥就起来了,水草也缠上身——他们要压下心里不断往上翻涌的恐惧,才能潜入水底。拨开石块,是米黄色的地板,白色的沙发,碎裂的碗筷——坍塌的楼宇面前,他们的眼熬得通红,没日没夜在这些破碎的生活痕迹里,寻找微弱的呼吸。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吴晓东)圆满完成330起森林火灾扑救任务,最多一周灭火6起,最多一天灭火3起,最长连续鏖战66个昼夜,最远增援黑龙江跨度近万里。荣获2023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的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组建4年多来,有太多令人骄傲的成绩。
矫健有力的动作、轻盈敏捷的身姿、快如疾风的速度……日前,在第19届世界消防救援锦标赛上,重庆消防特勤尖兵杨定豪助力中国代表队夺得本届赛事男子团体冠军。在高手如云的赛场上,能与世界强队交锋,并取得骄人成绩,杨定豪经历了怎样的努力?比赛场上,他是如何顶住巨大的心理压力?
冬训肯吃苦,开春猛如虎。为扎实做好队伍训练工作,强化指战员基础体技能素质,确保新年度训练工作稳步开局、高效开展。连日来,新疆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科学谋划、多措并举,不断强化训练实效,持续掀起练兵热潮,有效推动冬防冬训工作稳步开展。
近日,沧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浮阳北大道特勤站(以下简称特勤站)走进运河区临海路小学开展了春季防火宣传活动。“我们经常组织消防员深入辖区学校、单位开展消防宣传培训。灭火救灾,更要防患于未然。”特勤站政治指导员陈昭明说。
特勤大队指战员用无人机跟踪监测大象活动轨迹 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供图中新网北京4月29日电 题:逆行刀山火海的拳头尖刀——记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作者 刘卓悦 郭超凯驰援扑救重庆山火,他们是逆行追火的勇士;监测北移野生亚洲象群,他们又是温情的大象守护者。
在消防救援队伍中,消防特勤队是承担着攻坚克难重任的“拳头”和“尖刀”。“特勤之后,再无增援。特勤消防相当于灭火救援的‘最后一道防线’。”长沙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一站站长周彩琪说,这意味着在生死关头,他们必须全力以赴与“死神”赛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