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您的饿了吗到了。”对于这句亲切的问候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要动动手,在手机“饿了吗”软件上搜索一下,应有尽有:饭店、超市、鲜花、蛋糕……基本生活类产品这上面都有。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有多少人是靠在“饿了吗”上面抢菜、点外卖度过的?
小时候好好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上重点中学,中学时好好学习是为了考上重点大学,大学时好好学习是为了更高的学位,有了高学位之后是为了找到一份面子里子都有的好工作,这就是我们前20多年的所有过程,但凡是总有例外,一位北大的法学硕士毕业之后,却选择跑去卖米粉。
12月18日,董明珠在直播中谈到北大硕士张天一卖米粉一事时表示:“他所取得的业绩和他的学识浪费是两个概念,跟成功不成功是没关系的。国家培养了一个研究生,读了十几年,而且那么专业,他可以有巨大的作用。他哪怕现在赚1000个亿,我也认为这个事情选择是错的”。
(原标题:法学就业“红牌”记)本社记者 李晓健“法学专业成为‘红牌’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高校扩招导致的专业点数增加、招生量扩大,从而致使全专业供大于求。”闻着香味就找到了“伏牛堂”。在朝外soho知了胡同走上一遭,很容易便能发现张天一开的米粉店。
是的,在众多人眼里,这种人就是一个异类,甚至会被人认为是“乱来”。2014年,在央视的《青年中国说》上,董明珠直接怒斥一位90后青年创业者:“北大法律硕士,跑去开米粉店。这完全是在浪费国家资源,回去赶紧把店关了!”
眼下又到了大学生就业最关键的时刻。刚刚过去的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而2014年这一数字是727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大学毕业生另辟蹊径,走上了创业之路。我们的记者在北京就认识了这样几位毕业生。
本文刊载于《三联生活周刊》2020年第43期,原文标题《北大硕士卖米粉6年后》,严禁私自转载,侵权必究张天一从小喜欢标新立异,走差异化道路,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从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去卖米粉,一度引起诸多争议。而北大毕业生去卖米粉,自然也要卖出一些不一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