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时代改变了,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硬骨雄姿,但开国将军们的鲜活面容依然飞扬在我们眼前。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开国将军是举足轻重而又意义深远的存在,他们是重大历史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因此,他们的经历是这段历史最权威、最真实的记录。
来源:台海网台海网3月16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彭德清的故事很长,他终生奋斗,贯穿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参加抗美援朝、解放一江山岛、炮击金门等战斗。随后他参与了新中国的交通、海运等建设。
1912年3月26日,吴信泉出生于平江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吴信泉以英勇善战、敢打硬仗著称。在他的带领下,第39军在朝鲜战场上多次重创美军,创下了“四个第一”:第一个与美军交手、第一次整建制的俘虏美军黑人连、第一个进驻平壤、第一个进驻汉城,为抗美援朝战争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到1956年,设立13个大军区的时候,大军区司令员多由上将担任,比如邓华,杨成武,杨得志,许世友,陈再道,黄永胜,谢富治,乌兰夫、叶飞,其中也有几位中将,比如张达智,王恩茂,张国华,贺炳炎等,1960年代中后期一直到70年代,特别是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之后,大军区司令员一职,多数都由开国中将,也有少数的是开国少将出任,同时也出现了,同一个人先后在不同的大军区任司令员的现象,再加上调动频繁,有数位将军先后担任过两个甚至三个大军区的司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