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的“八面出锋”是书法中的一种高级笔法,要求书家在书写过程中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毛笔的各个面,使笔画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和生动的气韵。虽然无法直接在此提供13张图进行详尽的演示,但我可以尝试通过文字描述和概括,结合一些关键点,来解释米芾“八面出锋”的书写方法。
米芾行书《蜀素帖》气象万千,有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观意象。此帖书写速度较快,但初临时为了笔法写到位,不妨速度放慢些,等临熟了再刷笔写。同一个字中,有多横的,起笔也有变化,如上图"青"字,每横的入笔方向和形态都有区别。结构变化也丰富。
凡书非但裹结流快,终藉笔力轻健一一李斯《用笔法》。此帖不只是笔势流畅,依靠的是轻灵强健的笔力。才能写出沉劲挺拨的字来。米芾《方圆庵记》的风格出自于《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用笔、结构、章法都较为近似。洒脱俊美、自然天成、骨力劲健,但字势更灵动。
米芾行书不仅笔法丰富多彩,结构更是打破常规,给人以光彩夺目之感。其主要的有以下几点:1、左倾。据专家统计,米字行书左倾的字占70%,这是前无古人的现象,不能不说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关键是他的左倾字增强了动感和音乐般的旋律,使行气更加贯通,富有柑榄般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