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了《关于公布非洲猪瘟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名单的通知》,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非洲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成功通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测评和专家审评。
导读 军兽研的一篇关于发现一个非洲猪瘟自然变异弱毒株的文章引发行业关注和讨论,国外一些研究指出,在非洲猪瘟地方性流行的地区,CD2v对应位置的变异导致的非红细胞吸附(non-HAD)类自然低毒力变异是常见现象,今天看到哈兽研发表的最新文章,对我国当前的低毒力变异毒株的情况进行了更
非瘟疫苗尚未落地,又出现高致死率、高传播性重组非瘟病毒,养殖防疫难度再次提升。财联社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最新发现的重组非瘟病毒暂不影响国内非瘟疫苗研发进程,在有效疫苗问世前,行业还是以病原检测和生物安全措施预防为主。
4 血液中非瘟抗体:文献中未报道强毒株Pig/HLJ/18和HLJ/HRB1/20抗体产生时间,查阅其他毒株血清抗体消长情况:NHV/P68免疫试验同居猪的 ASF 病毒抗体产生需要 21 d 时间,而接种感染猪的抗体产生只需 4 d;
中证网讯据农业农村部官网8月18日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4月7日,武汉大学科医学部免疫与代谢前沿科学中心的一个科研团队,与哈兽研的一个研究团队,一起在《Cell Discovery》杂志上发表文章,表示开发出高灵敏度且经济的非洲猪瘟试纸条检测技术,认为将在非洲猪瘟病毒现场监测中有巨大应用潜力。
据农业农村部消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非洲猪瘟疫苗进展顺利,在前期完成候选疫苗株实验室和中间试制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目前已完成疫苗环境释放试验,即将进入扩大临床试验和生产性试验阶段。
为帮助猪场更好地防控非瘟,硕腾中国举办腾云护猪行动,6月28日云直播第一场邀请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张桂红教授为大家分享目前非瘟清除工作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直播视频有超过11万人次观看。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饶子和/王祥喜团队和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步志高团队联合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南开大学等单位,于2018年12月开始对非洲猪瘟病毒颗粒和相关抗原分子从基础科研到临床检测以及高效疫苗多方面开展联合攻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