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设计 郁斐城市里,餐厅“扫码点餐”已随处可见。这既方便消费者,也降低商家的人工成本,但随之而来还有这个现象——食客在“扫码点餐”中被强制授权、不当索取以及超范围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引起部分消费者的疑虑和担忧。
杭州的沈先生反映,7月3号晚上,他在“美团”上点了外卖,结果钱花了,餐没送到,还被当成了刷单的。沈先生:“下了单以后过了半个小时,显示订单送达了,那我就联系商家,商家没有接电话。其实没送到,我根本没收到,联系商家没接,那我就联系骑手了嘛。”
澎湃首席评论员 李勤余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进行了暗访,发现有8个品牌的小程序会索要消费者的手机号。其中,“CoCo”和“沈大成”问题最为突出,如果消费者拒绝提供手机号,则无法进行点餐。
新京报讯(记者王子扬)3月16日,新京报记者了解到,针对部分餐饮企业运营的微信小程序存在对到店点餐的消费者强制索取手机号、用户位置精准信息等行为,上海市网信办已会同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上海市消保委依法对问题严重的餐饮企业开展联合约谈,责令限期整改,并开展相关普法教育。
下载美团外卖商家版。上传门店logo,其实不用我的步骤,商家版入驻软件有很详细的教程指导。联系人、联系电话、客服电话,接收商家账号密码电话为注册时所用的电话号码,门店营业时间自行设置,可以设置24小时营业。
手机扫码点单,已经成为餐饮门店的常规操作。但部分门店强制收集如手机号、定位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引发消费者质疑。近期,上海市消保委对29家知名度较高的奶茶店和快餐店进行了暗访。那么,这些门店在扫码点单时,有没有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呢?
“‘扫一扫’免费送”,面对这样的说辞,很多人或许会因牢记“天下没有免费的馅饼”而拒绝,但如果无须填写任何信息,礼物已经通过对方付费的快递,免费送到了家里,你会相信吗?上海辟谣平台的记者就遇到了这样的事情。一番调查,发现背后是一个新陷阱。没下过订单,为什么会被答谢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