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小楷《金刚经》(局部),秀美飘逸,隽永生动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元朝第一书法家。据史料介绍,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赵孟頫《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小楷书,书于元大德九年,时年赵孟頫52岁,正是其书法走向成熟的时期。赵孟頫,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书法家、画家、诗人,浙江吴兴人,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水精宫道人、鸥波等,中年曾署孟俯。
仪凤元年《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文书学研究 杨建虎 1930年,陈寅恪先生在《敦煌劫余录序》中曾讲:“一时代之学术,必有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1]学术的预流,需具备新方法,或有新材料。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佛教大乘经典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流通最广的一本佛经。中国第一本雕版印刷作品就是《金刚经》,中国的历史上有多个《金刚经》译本,有大唐·玄奘法师翻译的,有元魏·菩提流支翻译等六个流通本,现在通用本是姚秦·鸠摩罗什大师翻译的版本,这一版本以其简洁深奥的文字和独特的思想内容,在佛教经典中占据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