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著摘要:《别录》:“主消谷逐水,除痰癖,杀三虫伏尸,疗寸白。”《药性论》:“宣利五脏六腑壅滞,破坚满气,下水肿,治心痛、风血积聚。”《本草纲目》:“治泻痢后重,心腹诸痛,大小便气秘,痰气喘急,疗诸疟,御瘴疠。”《用药心法》:“苦以破滞,辛以散邪,专破滞气下行。”《玉楸药解》:“槟榔辛温,下气破滞,磨坚行瘀,败陈宿之气,亦有用之良材。”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槟榔又名大腹子、鸡心槟榔、花槟榔、海南槟、槟榔尖等。常用于治疗食积气滞之脘腹痞胀,水湿外溢,皮肤水肿,小便不利等,现代研究,该品有兴奋胃肠道平滑肌、促胃肠动力作用,并有促进纤维蛋白溶解等作用。
【身边医药】第105期 导读:大腹皮,为槟榔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果皮,又名槟榔衣。主产于海南、广西、云南等地。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生用。关于大腹皮的来历,有个动人的传说。
大腹皮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