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胡春艳)10月16日,中国海油对外宣布,我国首个深水高压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首口开发井作业顺利完成,测试日产天然气超100万立方米,日产凝析油超230立方米,产能远超设计预期,有效印证了我国自主建立的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全套技术在实践运用
5次探采,首次突破4000米深海作业深度,6项技术打破国际垄断,攻克一系列世界前沿技术难题。近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自主研制的深海重载作业采矿车工程样机“开拓二号”,在成功完成深海试验航次后,搭乘“向阳红03”号科考船顺利返回厦门。
吃完饭之后,尼摩船长带我参观了“鹦鹉螺号”。我们先去了尼摩船长的图书室,图书室的四壁摆满了装帧统一的各类书籍。我惊叹道:“尼摩船长,您这图书室中有六七千本书吧……”“共有12000本,这是我跟陆地唯一的联系。教授,这些书您可以自由使用。
会泽铅锌矿是世界闻名的特富铅锌矿床,铅锌矿体特富且厚大,Pb、Zn平均品位达30%-40%,局部高达50%以上,厚度可达30余米,矿石中除高度富集Pb、Zn、Fe、Ag外,还富含Ge、Cd、In、Ga、Ti等稀散金属。
业界普遍认为,相关规定的推迟出台不利于深海采矿业商业化开发,争议之下,海底开矿商业化进程或受阻。深海海床蕴藏着丰富的钴、镍、铜、锰等关键金属矿物,欧美多国都在积极推动海底矿产商业化开发,以解当前能源转型矿产金属供应紧张困局。
中国网讯 10月20日,正在执行中国大洋81航次第二航段任务的“大洋号”船ROV控制室内,“曼塔”号作业团队操控手任峰用力按下面板上的“释放”按钮,北京先驱结核采矿试验区的“零号”位置基点标识稳稳的布放在水深5588米的深海海底,这标志着北京先驱公司正式启动西太平洋结核矿区的采矿
深海采矿是我国深海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以深海采矿重大专项为牵引,持续推进深海采矿领域重大科技任务攻关,本周深海多金属硫化物采矿样机水池试验总结会在锡召开,最新研制的深海采矿水下机器人首次亮相。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记者1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首个深水高压项目“深海一号”二期工程的首口开发井作业顺利完成,测试日产天然气超100万立方米,日产凝析油超230立方米,产能远超设计预期,对推动国内深水复杂油气资源高效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晓雄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对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金属的需求激增,引发了一场深海采矿的国际竞赛,而这场竞赛还没有任何规则。”《纽约时报》近日这样报道称。在海底这一未知领域,深海采矿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该如何权衡?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未来海底是摇钱树?近期,湖南大学联合株洲中车、长沙矿冶等单位,合作开发了全球首台6000米级深海采矿车,一度震惊海内外。从能源上来看,这款车是电力驱动的。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王晓雄 环球时报记者 陈子帅】“对电动汽车电池原材料金属的需求激增,引发了一场深海采矿的国际竞赛,而这场竞赛还没有任何规则。”《纽约时报》近日这样报道称。在海底这一未知领域,深海采矿带来的收益和风险该如何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