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科研团队帮助泰国建成其首个托卡马克装置TT-1装置 7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获悉,由该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与泰国核技术研究所合作建设的泰国托卡马克1号装置(Thailand Tokamak 1,TT-1),于当天在泰国正式交付并投入物理实验运行。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作者:周游发于2025.2.24总第1176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今年1月,“一剑一堆”成为国内硬科技界的开年热词。“一剑”是指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以下简称“等离子体所”)研制。
今年1月,“一剑一堆”成为国内硬科技界的开年热词。“一剑”是指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研制,得名于中国古代十大名剑之一的赤霄剑,是一把实打实的“光剑”。1月14日,“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为核聚变装置材料研发打通了“任督二脉”。
新春启程,共赴新章。2月6日上午,合肥市庐阳区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暨“项目攻坚年”动员大会,在全区上下掀起“大干项目、大抓招商”的攻坚热潮,以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进姿态,明确任务清单,吹响了项目攻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冲锋号”。
前不久,在安徽合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春节假期刚过,EAST团队的工作状态如何?新的一年又有怎样的目标?未来真正实现可应用的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在安徽省合肥市西郊的董铺水库上,有一座被称为“科学岛”的内陆小岛。它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不足3平方公里的面积,已涌现出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先后建设、运行包括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中文名“东方超环”)在内的多个大科学装置。
3月5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标志着这一世界级科研设施的建设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以全超导托卡马克技术为基础,计划首次实现聚变能发电的演示。
3月5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园区(BEST)项目首块顶板顺利浇筑这一关键节点标志着BEST项目全面进入分区完工分区交付的阶段为“国之重器”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的建成按下“快进键”BEST项目施工难度远超常规工程,放眼全国,建设无先例可循。
中新社合肥5月1日电 题:“徽”动科技之翼 合肥跑出科创“黑马”速度中新社记者 陈舒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说到安徽合肥的城市气质,当地人会半开玩笑地用“科里科气”来形容,意指科技创新已成为合肥最突出的标识和城市名片。
1月20日,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了新纪录。这一位于安徽合肥的实验装置,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什么是“人造太阳”?这一实验突破究竟意味着什么?人类离核聚变发电还有多远?
来源:【安徽财经网】安徽财经网讯:1月20日,我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以下简称“EAST”)在合肥获得重大成果,成功实现了上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再次创造了托卡马克装置高约束模运行新的世界纪录。
央视网消息:1月20日,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在安徽合肥创造新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的高约束模等离子体运行,标志我国聚变能源研究实现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人造太阳”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个突破?
从古至今人类对太阳的奥秘有着共同的探求如今,不懈追寻化作科研动力模拟太阳核聚变而诞生的“人造太阳”正点亮人类共同向往的清洁能源之梦在法国南部小镇圣保罗-莱迪朗斯一组几何形在建厂房颇具科幻感多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在这里攻坚克难建造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这是在法国圣保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