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拥有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双学历背景的学霸爸爸——李永乐老师,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他辅导孩子数学作业的“抓狂”经历,这一话题迅速引发了广泛共鸣和热烈讨论。李永乐老师,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的物理教授,在辅导自己四年级儿子的数学作业时,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用一年时间便学完了两年的数理化课程,获得英国化学奥赛金奖……林怡辰是同学眼中的“理化学霸”。学霸有她的另一面:林怡辰还是个街舞爱好者。研究理化,谁说女生不如男生?林怡辰就读于华二紫竹国际学院11年级A-Level班。
作为一名学习成绩较好的理科生,常常有家长问我学习的秘籍,我自认为我在班里算不上牛人,同班同学里做题比我快的有之,钻题比我深的有之,然而高考考场上比我分高的却少之又少。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那就在于我是不愿苦苦挣扎于题海,我总是拼命地寻找“捷径”。事实证明理科学习也是有迹可循。
1992年,那是国外极为动荡不安的一年,因为那时候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刚签署完《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宣布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正式宣告苏联解体,但那年是我国"涅槃重生"的一年,邓小平同志开始南巡,先后赴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时称"南巡讲话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我们都知道,但事实上确是:一看数理化,谁看谁害怕。在各大升学考试中,理科思维出众的孩子,占有绝对优势。尤其是高考选拔,很多名校的强势专业,都要求物理、化学等理科成绩要足够突出。
众所周知,理科的学习方法与文科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文科侧重的是广博,而理科追求的是严谨,究竟应当怎样通过平时的学习和训练最终达到严谨这一目标,下面我想从整体上先谈一谈,然后通过数、理、化三门学科分别地加以说明。
现代快报讯(记者 花宇)“老师有不懂的问题怎么办?逮到一个物理竞赛的头牌,赶紧问。”近日,一则老师向学生请教物理题的视频走红网络,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留下暖心评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但凡是不普通的孩子,其实都有极为明显的特点。当我们对学霸、学神羡慕的时候,殊不知他们也是通过努力获取了自己想要的。《最强大脑》里的参赛选手,是很多人羡慕的孩子。有一位神童叫孙奕东。他在比赛上进了12强,令人羡慕。但是,他的优秀并不在这个舞台上。
近日,中科大青年数学家、特任教授陈杲攻克复微分几何领域世界难题。现年26岁的陈杲于2008年入读中国科大少年班,2012年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师从陈秀雄教授攻读博士。2017年博士毕业后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
极目新闻记者 王媛通讯员 陈道林实习生 陈代佳7月12日,武汉经开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录取结果揭晓,其中600分以上的学生共81人,录取平均分586分。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新生名单中包含了3对双胞胎和1对龙凤胎,让师生们对这届新生充满了期待。
2009年,李永乐拿着中国最高学府的清华北大两张毕业证步入社会,本以为能够年薪百万,却一次又一次被企业拒之门外,没有办法之际去当一名高中老师,结果被家长举报他网上直播捞金,但官媒却表扬他:教书育人好榜样!
2021年2月,年仅26岁的中科大教授陈杲在国际权威数学期刊《nventiones Mathematicae》(译名:《数学新进展》)上发表了一篇题为《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的论文。
南京一中实验学校一对双胞胎兄弟收获了好消息,2024年高考他俩在全校排名第一第二。三年前,两人刚进校时,哥哥在班上成绩只是中等,弟弟甚至排名倒数,两个人看到英语就害怕,中考时英语成绩都只有五六十分,严重“瘸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