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消息,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抢救性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本次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考古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总计出土文物1万余件,抢救和保护了以‘荣世子宝’金印、‘永昌督理之印’银印和‘钦赐崇德书院’铜印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文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人民网成都11月17日电 11月16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位于四川彭山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出水上万件珍贵文物,明代荣王府世子金印“荣世子宝”现世。
《江口沉银考古手记》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巴蜀书社“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新时代百项考古新发现”、全国首个通过社交媒体招募志愿者参与考古发掘的遗址、全国首个围堰考古……如果要说国内哪个遗址的发掘,集中展示了新时代科技考古、公众考古等多方面的成果,那么不能不提到的就是
来源:成都商报四川眉山莲花坝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近年四川眉山考古发掘,年代最早可追溯至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到清代,涵盖青铜器、陶瓷器、竹木漆器、金银玉器等等,类型齐全,地域覆盖广,真实地佐证了眉山多姿多彩的历史。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四川有一个宝藏传说。“石龙对石虎,黄金万万五。谁人能识破,买下成都府。”这个宝藏传说,是真的有大批的金银宝藏,引得许多人争相猜测,历史上也曾有过打捞的先例。2016年,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正式开始考古发掘的工作,考古领队正是如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刘志岩。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瑛蔓 四川眉山报道人物介绍周羿杨,江口遗址工作站副站长。曾获评“四川省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先进个人”奖。后陆续参与简阳天府新机场调查、成昆副线宋家坎遗址发掘、江口沉银遗址发掘等项目。其间曾任职《四川文物》编辑部编辑。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图据受访者从业近十年,虽然还是青年文物修复师,但鲁海子也能感受到行业中的巨大变化。现场文保工作的重要性、逐渐增加的研究性工作、文物修复工作的精细化和科学化……都让“文物医生”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
封面新闻记者 刘可欣 徐瑛蔓 四川眉山报道“献率劲兵十数万,金宝数千艘,顺流东下,将变姓名走楚作巨商。展逆于彭山江口,纵火焚其舟,展身先士卒,殪其前锋,风烈火猛,展登岸夹攻,枪铳弩矢齐发。士卒辎重丧失多,急走成都。”清杂史《蜀碧》记载了一段传奇的历史。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能识得破,买到成都府。”数百年来,民间关于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广为流传。自20世纪20年代起,江口镇附近陆续发现有文物出水。在对江口沉银遗址进行6期考古发掘后,累计出水文物7.6万余件,科学实证了江口沉银传说。
四川彭山江口古战场遗址,是百年来明清史阶段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掘,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科学考古的理念,反映了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先进水平,堪称新时期考古发掘工作的典范。巴蜀书社推出的《江口沉银考古手记》,即是对这一重大考古事件全历程、全场景的生动展现。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还记得这首流传甚广的民谣吗?后来,在四川彭山江口沉银遗址附近真的找到了石虎和石龙。从2017年起,考古人员在彭山江口先后进行了6次考古发掘,出水7.6万余件明代文物,证实了张献忠沉宝传说。最近,在距江口沉银遗址约5公里的彭祖山景区,也发现了石虎。
全国唯一一座金银器主题博物馆——江口沉银博物馆最新进度咋样啦?一起来关注记者近日从彭山区获悉,位于彭山区两江交汇处,全国唯一一座金银器主题博物馆——江口沉银博物馆正在加速建设,该项目目前已完成外立面及玻璃采光顶施工,正在开展室内装饰装修及展陈深化设计,预计2025年6月建成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