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重点人群医疗服务有关情况”。免疫规划、病毒学、呼吸及感染疾病、儿童健康等领域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健康报记者提问:近期一些慢阻肺的患者合并感染了新冠病毒,心里比较焦虑,请问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今天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2024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再增加5元,达到94元。另外,与往年相比最大的亮点是丰富了服务内容,慢阻肺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作为致死率最高的四大慢性疾病,慢阻肺是一种逐渐削弱患者呼吸功能的破坏性慢性肺部疾病。因其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也被称为呼吸道疾病中最不动声色的“隐形杀手”。在全世界范围内,慢阻肺的发病率高达11.7%,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和急性肺部感染。
国家疾控中心发布提示,春节前后新冠疫情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回升,各种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态势或将持续。探亲访友、旅游、聚会等聚集性活动,可能会密切接触呼吸道病毒,包括温度的变化,都有可能诱发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而危及生命。
2月11日,元宵节前夕,武汉市黄陂区中医医院肺病科(呼吸内科)病房内,66岁的慢阻肺患者李先生(化名)正戴着呼吸机艰难喘息。作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级患者,他虽长期规范用药,却因春节期间受凉导致病情急性加重,不得不紧急入院治疗。呼吸科医护正在查房。
朱慧卿作(新华社发)梁晨制图(新华社发)每到秋冬季,去医院就诊的咳、喘、“透不过气”的患者明显多起来。其中就有老百姓口中常说的“老慢支”“老慢喘”“肺气肿”,即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这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影响气道和肺部,导致呼吸困难。如何早发现慢阻肺?
肺病二科负责人、主治医师 郎丽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冬春季比较多发,与寒冷有一定相关性。慢阻肺并不是单一的疾病,而是导致肺部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的慢性肺部疾病的总称。
春暖花开时节,春季呼吸道疾病紧随而至。近年来,一种慢性呼吸道疾病日益引发关注,它就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不要小瞧它,慢阻肺已成为全球十大死因中的第三大“杀手”,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和高疾病负担的“四高”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