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恒飞 周炜 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12月22日,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柏浩教授和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微微副教授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发表论文介绍——联合团队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制备出了一种封装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工程师发明了一种面料,使用室内照明即可保暖。这一技术是80年来以北极熊皮毛为原型合成纺织品的探索成果。研究发表在《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上,目前已被开发成商用产品。受北极熊启发,新型纺织品在身上产生“温室”效应以保暖。
新华社杭州12月23日电(记者朱涵)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22日,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
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22日,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该成果由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柏浩教授和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微微副教授团队完成。
原标题:想保暖?北极熊毛仿生保暖材料来了冬季严寒,你是不是也幻想过,如果也像北极熊那样,有一身保暖的毛皮就好了?日前,浙江大学团队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这种材料同时具备保暖、轻薄和耐用的特点。这项成果相关论文发表于国际期刊《科学》杂志。
科技日报讯 (洪恒飞 周炜 记者江耘)穿上人造纤维织就的超薄衣物,就能摆脱臃肿的羽绒服,像北极熊一样不畏严寒?1月3日,记者获悉,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柏浩教授和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高微微副教授团队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他们模拟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研制了一种封装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用这一新型纤维编织成毛衣,并与常见的尼龙、涤纶、羊毛、羽绒等材料进行对比,“北极熊毛衣”不仅仅与羽绒一样保暖,而且比羽绒服更轻薄耐用。
受极地居民北极熊的“大厚毛衣”启发,浙江大学教授柏浩和副教授高微微悟出了一种新策略。他们通过模仿北极熊毛的“核-壳”结构,制备出一种封装了气凝胶的超保暖人造纤维。相关论文12月22日发表于《科学》。“它具有传统保温材料隔热功能,并能‘封锁’人体向外辐射的红外线。
改编原文:Zongpu Xu, Mingrui Wu, Qi Ye, Dong Chen, Kai Liu, Hao Bai.Spinning from Nature: Engineered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Bio-Based Fibers .Engineering,2022,14: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