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其中有关虚云和尚开悟的自述如下:“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五十六岁。予在高旻寺禅堂。因沸水溅手,茶杯堕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庆快平生,如从梦醒。自念出家漂泊数十年,于黄河茅棚被个俗汉一问,不知水是甚么。若果当时踏翻锅灶,看文吉有何言语!
我买的第一本书,是小画册《竹蜂战》,讲的是越南少儿抗击美军的故事。那年我七岁。母亲领着我去赶景芝大集,卖了香椿给我买的,九分钱。这本小画册放在书包里,一直珍藏到小学毕业。对书的感觉啊,真的就是“爱不释手”。
比如温州人用“天光、日昼、接力、黄昏、夜厨”这五个词语,分别代表“早餐、中餐、点心、晚餐和夜宵” 。古时候没有时钟,劳作的人抬头看天,“锄禾日当午”,则知道到了“日昼”,赶紧干完收工吃午饭,叫做“吃日昼”。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巨浪一遍遍地拍打着海岸,大浪淘沙,岁月鎏金,时光流转之中,千年的沧海桑田,时代巨变,让人来不及去回看朝代更迭的背影,王侯将相才子佳人,在刀光剑影,折戟沉沙之间,就已经被历史呼啸而过,仿佛寻不到一丝痕迹。
清明扫墓亦称“烧囤”“烧草囤”。清明节民间传统上坟祭奠先人的习俗。清嘉庆《松江府志》:“清明节,拜扫先茔。”扫墓必须在清明节前举行,一般提前两三天,最迟为清明节当天,不能迟过清明节。是日合家出动,用提篮将供品带到坟前,路途远的通常雇船。老少穿戴整洁,带草囤,少则数只,多则数十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