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调查,每个慰安妇一般平均每天要接待29个日军官兵,更有甚者要接待100人左右,目前在中国和亚洲各地发现了许多慰安所遗址,但由于日军的摧残屠杀,能活到战后的慰安妇并不多,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慰安妇相继去世,能被在世慰安妇指认过的慰安所建筑旧址几乎没有,南京立即向慰安所旧址可能是唯一的一处,因而意义特别重大。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但在桂林荔浦县新坪镇,韦绍兰却发现自己怀上了侵华日军的孩子。韦绍兰的耳边不时传来乡亲们的窃窃私语,甚至有些亲人也劝说她放弃这个孩子。但每当想到自己曾经失去的大女儿,她始终无法下定决心。
1945年初,凛冬的寒意还未散去,广西桂林的山区里,弥漫着一股战争年代特有的萧瑟,在连绵起伏的群山环绕中,坐落着一个小小的村庄,那里住着一位名叫韦绍兰的年轻女子,彼时的她,正沉浸在新婚的喜悦中,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丈夫老罗老实憨厚,对她体贴入微,两人勤劳耕作,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平静而温馨,命运的齿轮却在悄然间转向,战争的阴云,即将无情地吞噬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她是广西一户普通农家的女子,和丈夫结婚不到两年便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她本来很享受这种相夫教女的平淡日子。不料,之后却不幸被日本兵抓去,关押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怀孕了……她的名字叫韦绍兰,于1920年7月出生于广西一个普通的农户家里。
1943年,山西一个小山村里,有个刚生产完的女子向母亲提出一个特殊的要求,希望母亲帮助自己将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扔到附近的山沟里。因为这个孩子是侵华日军的后代,女子看了无辜的孩子最后一眼,扭头说道:扔掉吧,遭报应我也不要他......那么,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