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动物# 麻雀可以说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鸟类。说它熟悉是因为它们就在我们身边,每天早晨打开窗户就能听到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平时在小区、公园、广场、甚至路边的草丛都能看到它们蹦蹦跳跳的身影。说陌生是因为它们很警觉,只要稍一靠近,它们就飞走了,我们永远只能远观而不能近看。
如果时间再倒退个20-30年,那么,相信有不少朋友,童年都有过“捉麻雀”的经历,因为麻雀经常会落在院子中偷吃晾晒的粮食,这个时候,就会有人趁机下套,捉几只麻雀烤了吃,而且在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麻雀肉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物。
麻雀放生批量死亡,近日,在青岛植物园,数千麻雀被放生后批量死亡,令游客感到震惊。原来,有不少人来到该公园放生了几千只麻雀。这些麻雀未能适应新环境,最终出现了大片死亡的现象。盲目放生是在杀生。据了解,这些被放生的麻雀并不是野生的,而是人工驯养,有人特意在公园放生这些树麻雀。
麻雀大量死亡引起小区居民不安 羊城晚报讯 记者魏新颖摄影报道:连日来,番禺区丽江花园小区内有大批麻雀集体离奇死亡,每天至少有十多只。前天清晨,清洁工在打扫小区道路时,又发现80多只暴毙的麻雀,小区业主担心这种现象与传染性疫病有关。
近两年随着人们保护动物意识的提高,放生活动也越来越多。但如果不考虑环境和动物本身习性,那么放生的善举很可能会最终演变成一种“杀生”的罪孽。腾讯报道,2016年6月12日,在青岛植物园,有不少人来到此公园放生了几千只麻雀,这些麻雀不断死亡。有许多麻雀还不会飞,只能在地上行走。
南都讯 10月20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官网发布《广州市陆生野生动物放生区域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放生区域名录》)、《广州市适合放生的陆生野生动物当地物种名录(试行)》(以下简称《物种名录》)公开征求意见。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马思泳 通讯员 林园轩图/通讯员提供10月20日,广州市林业和园林局在官网发布《广州市陆生野生动物放生区域名录(第一批)》(以下简称《放生区域名录》)、《广州市适合放生的陆生野生动物当地物种名录(试行)》(以下简称《物种名录》)公开征求意见。
近年来,出于各种目的的民间放生动物行为日渐增多,由于缺乏科学论证且未经法定程序,有的随意放生行为给生态环境和他人生命财产造成危害,更多的则直接放生变杀生。前一段时间,河北省武安市发生的“鳄鱼放生”事件就曾一度引发社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