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中国著名美学家《中国美学家》甲骨文 世界传统文化研究院常务院长张可可书張可可,旅美畫家,世界傳統文化研究院常務院長《中国美学家》 世界传统文化研究院创始人 李佳琴书书写者:李佳琴 世界传统文化研究院创始人前言美学自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已经一百多年了,回顾这一百多年来中国美学的
傅道彬,哈尔滨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诗可以观:礼乐文化与周代诗学精神》《晚唐钟声:中国文化的原型批评》《歌者的悲欢:唐代诗人的心路历程》《诗外诗论笺:上古诗学的历史批评与阐释》《中国生殖崇拜文化论》《文学是什么》等。
“人是世界的美。”这是我国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蒋孔阳在《美学新论》里提出的著名命题。蒋孔阳是“实践美学”、“创造论美学”的大师,是我国第三代美学家的杰出代表之一,我国大学最早开授美学课程的学者,被外界誉为“代表了中国现当代美学研究的最高水平”。
他是中文系50年代的高材生,长在红旗下,当过团干部,理论功底扎实,写得一手好文章,可惜在此前的两场运动中都犯了错误,后被安置在中文系资料室工作,主要职务是通过阅读报章杂志,分门别类制作与文学艺术相关的资料,兼为系里的黑板报做些抄写和美化工作。
该系列对近代中国美学领域泰斗级人物的著作系统性地进行梳理,从大师们千万字著作中精选摘编出50余万字、百余篇文章,编撰成为五册装:宗白华《何处寻美》、朱光潜《静静欣赏》、梁启超《最美生活》、沈从文《向阳而美》、王国维《人间嗜好》。
朱光潜,字孟实,安徽省桐城人,现当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主要编著有《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
朱光潜、宗白华、茅以升,三位著名的老学者,在晚年难得相聚,留下一段佳话,牵起无限情思…1981年秋天到1982年暑假,我受教育部和上海戏剧学院委派,到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进修美学,有幸成为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的最后一名入室弟子。
木商看到的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多钱的木料,植物学家知觉到的是一棵叶为针状、果为球状、四季常青的显花植物,而画家什么事都不管,只管审美,他所知觉到的只是一棵苍翠劲拔的古树,聚精会神地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它的盘曲如龙蛇的线纹以及它的昂然高举、不受屈挠的气概。
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性时代,既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思想文化发生重要变化的时代。东晋时期的文化艺术,比如音乐、舞蹈、绘画、书法都有了文化上的觉醒自觉和个性追求,历史学家特别是一些国外的汉学家认为它是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