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触摸重庆微信公众号城市符号 时代记忆在老重庆人的记忆里,缆车和解放碑、朝天门一样都是重庆独一无二的城市名片。由驱动机带动钢丝绳,缆车在约45°的坡道上滑行,速度虽慢,却大大节省了人们爬坡上坎的脚力。缆车车厢的大小和公交车差不多,但不如现代公交方便。
袁晓天摄天门山索道综合了世界上最尖端的客运索道技术,索道共有 57 个支架,其中含 3 个水平救护支架,索道钢绳来自于法国, 98 个吊厢来自瑞士CWA 公司,按欧洲标准设计,其中96个普通轿厢每个造价为12万人民币,两个VIP轿厢每个造价高达20万人民币。
日前,意大利北部遭暴风雪侵袭,一个滑雪区里大树倒塌、压中电缆,造成缆车暂停运作,大约200名滑雪人士被困在缆车里。事故发生后,当局不得不出动救援直升机。意大利索道缆车事故不是个例,近年来,国内外的索道缆车事故不时见诸报端。
一根拇指粗细的钢丝绳横跨山腰,只有230米长,却几乎承载着唐明生作为一个农民的全部理想。7年前,时年45岁的唐明生,终于用两根钢丝绳、电机和滑轮组装成一根简易索道,将山顶与水泥公路所能到达的山腰相连,打通了由家通向外界的最后500米。
索道,又叫缆车,它是利用钢绳牵引,实现人员或货物输送目的的设备,在很多山岳型景区很常见,人们可以通过乘坐索道上下山峰,从而减少体力的消耗,毕竟旅行是一种累并快乐的活动,尤其是对于老人、小孩、体弱者或背着摄影器材的负重者而言,索道的存在实在是太好了,虽然要支付一定的门票费用,但是省时、省力,可以让旅途更加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