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 经过4个月的考古发掘,8月29日,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发布马廊厦遗址考古成果。该遗址为姚北平原地区一处大中型人类聚落,年代从商周延续至明清时期,生动展现了宁绍地区历史时期完整的社会面貌。马廊厦遗址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堆积深度0.3至1.
视频制作 记者 顾嘉懿6月18日,井头山遗址第二期考古发掘启动仪式暨河姆渡文化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余姚举行。从2021年12月到现在,考古人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井头山遗址二期考古的前期准备工作——在地表到地下10米深的地方、海相淤泥堆积中,建一个能够让考古人安全工作的环境。
浙江余姚发现马廊厦遗址 年代从商周延至明清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余姚新发现一处遗址——马廊厦遗址。该遗址自上而下分为五个文化层,年代从早到晚分别为商周、汉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五个时期。
潮新闻 通讯员 柯明清 王光远 记者 陈醉近日,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市海曙区洞桥镇发现两处古遗址:树桥遗址、潘家耷遗址。树桥遗址III区木构建筑。(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供图)树桥遗址位于洞桥镇树桥村以西,东距树桥村约0.
新华社杭州11月7日电题:光耀七千年,惊世五十载——河姆渡遗址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新华社记者邬焕庆、方益波、冯源稻田丰收,碧水荡漾,姚江平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7000年前,先民在这里伐木建房、饭稻羹鱼、划桨行舟、制作器物,创造了史前文化。
潮新闻 通讯员 丁风雅 记者 陈醉12月10日,记者从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又发现一处史前文化遗址——陈王遗址。该遗址年代跨度大,由早至晚分别为河姆渡文化四期、良渚文化、战国时期、汉六朝、唐宋时期,以史前时期遗存为主。陈王遗址发掘场景航拍照。
山海九万里,上下八千年。悠悠岁月积淀,形成了宁波多姿多彩的文化遗产。2024年8月始,甬派联合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开设“实证八千年”专题,计划推出“考古发现里的宁波”“文物古迹中的宁波”“名城视野下的宁波”三大系列,诠释宁波8000年的历史源流,讲述宁波8000年的精彩故事。
七千年河姆渡再次“上新”。7月12日,在宁波余姚河姆古渡畔,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号角吹响,启动全面建设。从2022年底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功立项,到如今建设全面推进,光耀七千年的河姆渡,将如何焕发新生?吴大庆 摄河姆渡“扩圈”51年前的那个夏天,雨季即将来临。
中新社宁波7月23日电 (林波)青铜色的鱼钩钩柄较大,呈弯弧形,内有倒刺,钩体两侧存在范铸法留下的范缝,长4.2厘米,宽2.5厘米,依稀可见其锋利的钩尖……7月23日开放展示的战国鱼钩。林波摄“这枚鱼钩距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说明宁波地区在战国时期可能拥有批量化生产鱼钩的技术。
潮新闻 共享联盟·余姚 徐珊珊 劳超杰 记者 陈醉近日,一支8000年前宁波先民的木桨亮相中国国家考古博物馆,参展“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作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代表性成果之一,这支木桨成为此次展览的重磅展品,被央视《新闻联播》的镜头聚焦。
原标题:浙江公布2024年度十大考古重要发现 衢州皇朝墩遗址入选中新网杭州3月3日电 近日,2024年度浙江10项考古重大发现揭晓,包括仙居下汤遗址、衢州皇朝墩遗址、庆元小熊山遗址、云和显圣湾遗址、宁波镇海汶溪遗址、杭州萧山鲁公桥遗址、绍兴稽中遗址、湖州吴兴三湾窑址群、杭州临安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