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11月28日,由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出品;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联合出品;广州话剧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制作演出的原创话剧《向南,向北》在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十三号剧院首演。
中国文化报记者 秦毅近日,2024年“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宣传工程”名单公布,话剧《毕德显》榜上有名。该剧塑造了科学巨匠毕德显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激励青年学子向着建设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接续奋进。
对于大多数观众来说,2024国家大剧院国际戏剧季闭幕大戏《玻璃动物园》最吸引人之处,在于法国国宝级女演员伊莎贝拉·于佩尔担任主演。在上百部电影中演绎过无数复杂极致角色的国际影后,出现在近在咫尺的中国舞台上,无疑对影迷和戏迷都极具吸引力。
一辆人力拉车走过,20世纪40年代的羊城街景徐徐展示:中山大学刘添明、蓝鹃等青年学生因反内战游行而被捕,组织将他们营救出来后,安排其中一部分人南迁,入读香港达德学院……话剧《向南,向北》讲述的故事由此而展开。
南都讯 记者李春花3月19日,话剧《陈复》召开媒体通气会,会上详细介绍了红色话剧《陈复》的筹备背景与创作历程。这部话剧以革命烈士陈复的故事为蓝本,经过多次打磨与升级,即将以全新的3.0版本与观众见面,成为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成果。
2024年12月31日,话剧《日出》在北京艺术中心迎来首演,三场演出票一经推出便迅速售罄,观众在戏中时而笑声不断,时而掌声雷动,惊艳于这部经典之作在央华版中的全新面貌。与此同时,央华戏剧的另一重磅力作——《江南·十二场欢聚》也揭开了神秘面纱,成为新一轮文旅融合的亮眼开端。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动静新闻】4月27日,动静记者从贵州文化演艺集团获悉,由贵州省话剧团演出的原创大型历史话剧《此心光明》入选纪念西南剧展80周年暨第八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将于5月初赴广西南宁展演。
11月22日至24日,根据著名作家徐则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大型话剧《北上》将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作为杭州首部以大运河为背景的大型话剧,该剧此次“北上”献演,以作品联络京杭,缀连运河首尾,赋予了该剧更深刻的意义。
作者:王晓鹰(国家话剧院原常务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话剧《情观红楼梦》由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师生创作,在最近的中国校园戏剧节上再次上演。在众多以小说《红楼梦》为蓝本的舞台剧中,《情观红楼梦》有独到的价值意义。该剧深入解读并大胆延展了《红楼梦》这一众所周知的文学经典。
川江号子唱响“三川情”——话剧《同舟共济》中的精神共鸣与时代价值2024年9月1日,由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出品和演出的四川艺术基金2024年度舞台艺术青年人才孵化项目——话剧《同舟共济》,在西南民族大学新星剧场上演。
话剧《万火关》 演出方供图近日,作为北京市文联优秀文艺作品惠民活动演出剧目之一,话剧《万火关》在北京老舍剧场上演。只看《万火关》这部话剧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个具体的地名。然而,当观众走进剧场,在开场的两件“靠”(戏曲服装)的对话中,会逐渐发现这个故事并不简单。
一向对曹禺先生作品情有独钟的央华戏剧,相继将其代表作《北京人》《雷雨》《日出》搬上戏剧舞台,力求在充分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时代价值,以创新精神赋予经典之作新意,以鲜活的生命力带给当代观众真切的触动与思考。
高悬的铁架,如同牢笼囚禁着被束缚的灵魂;具有神奇力量的面具,让人性在异化中迷失自我。11月6日至10日,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演出,罗怀臻编剧、王晓鹰导演的话剧《兰陵王》在国家话剧院剧场上演,用“灵魂与面具”的现代寓言故事,为观众带来有关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思考。话剧《兰陵王》剧照。
首批精选五部经典话剧作品,包括彰显人性激荡豪情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以小见大、耐人寻味的黑色怪诞喜剧《秀才与刽子手》,探寻人类精神世界与生活意义的《万尼亚舅舅》,诠释为信仰而战的力量的《牛虻》,解读人对自我驾驭审视的《玩偶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