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当地时间2024年7月26日,在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视总台中国之声报道,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海候鸟栖息地顺利通过遗产委员会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截至2024年,我国已经有59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世界文化遗产40项、世界文化与自然混合遗产4项、世界自然遗产15项。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下中国15项世界自然遗产,看看有没有你的家乡,你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
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和自然演进的重要成果。当地时间7月26日,在印度新德里举行的第46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我国申报的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顺利通过评审,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封面新闻记者 卢荡 滕瑾6月13日,我国迎来第四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封面新闻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我国1985年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已成功申报世界遗产55项,其中,文化遗产37项、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
今天是我国第八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世界遗产总数达57项,位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自然遗产14项,文化和自然双遗产4项,均居世界首位,总面积达7.06万平方公里。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世界遗产包括世界自然遗产、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类。我国已有世界遗产56项,其中,自然遗产14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文化遗产38项,它们正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精彩”。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国首都北京也成为世界上拥有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8月15日是全国生态日,国家林草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林草资源保护发展成效显著。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 草地面积居世界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造林10.2亿亩、森林抚育12.4亿亩。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