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8月9日电 (记者 戴小橦)香港海洋公园9日举行记者会,介绍关于在人类照顾下全球最长寿雄性大熊猫安安与栖息地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据了解,在大熊猫安安于2022年7月21日离世前,香港海洋公园研究团队就其日常生活进行了一项长达31个月的研究。
央视网消息: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是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全、水平最高的大熊猫保护研究机构,10年来,不仅在攻克大熊猫人工繁育等方面取得突破,还在积极探索人工繁育大熊猫野化放归、促进野外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
来源:【红星新闻网】11月26日,2024全球熊猫伙伴大会在成都举行。大熊猫保护事业凝聚了中国和世界其他多个地区官方和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保护大熊猫也保护了其他同域分布的珍稀物种,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
来源:新华社新华社香港8月11日电(记者褚萌萌)记者从香港海洋公园获悉,该园研究团队在大熊猫“安安”离世前对其进行了一项长达31个月的研究,分析这只全球最长寿圈养雄性大熊猫晚年的活动轨迹及其对栖息地的喜好。相关成果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生物学》发表。
来源:【绿色四川】7月4日,北京动物园大熊猫“萌兰”迎来9岁生日,与“萌兰”同父异母的“和花”“和叶”姐妹也在同一天迎来了它们的4岁生日。当日凌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门口,粉丝通宵排队。在人气十足的熊猫基地西北100公里外,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则是一片静谧。
大熊猫是中国人民的“国宝”,也是全球珍稀野生动物的旗舰物种,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今年,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与西班牙马德里动物园、美国圣迭戈动物园开展了新一轮大熊猫国际保护合作,还将与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动物园、奥地利美泉宫动物园开展新的合作。
央视网消息:大熊猫是我国温带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标志性物种,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得益于几十年来的生态修复与科学保护,一度曾经濒危,甚至遭到野外种群灭绝风险的大熊猫,如今无论是圈养还是野外种群数量都得到恢复性增长,栖息地生态保护也进入“国家公园”时代。
绿色中国10月14日电(融媒体记者铁铮)大熊猫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我国日益得到重视。10月13日,西华师范大学携手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召开了大熊猫学院建设研讨会,成为大熊猫研究蓬勃发展的一个标志。
中新社成都10月2日电 题:“国宝”大熊猫:栖居更美境 云游更广天作者 王利文 安源“国宝”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黑白分明”和憨态可掬的模样广受世界喜爱,更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不可或缺的旗舰代表。
摘要:大熊猫是笨拙憨态还是身手敏捷,存在个体差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作为“国宝”的大熊猫,近年来种群稳步扩大,栖息地环境不断改善,保护研究工作持续取得进步,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