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画院主办的“笔底春风殊未老——北京画院老画家作品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此次展览汇集了北京画院35位退休老画家们的68件(套)艺术创作,全面呈现了老艺术家们精湛的绘画技艺与独特风格,同时也彰显北京画院的创作实力与艺术风貌。
“对过去没有后悔,对现在很满意。我随着潮流来,随着潮流去。顺乎自然,心平气和。感谢天感谢地,感谢我接触到的人们,他们对我真好。”——戴泽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主办,戴泽艺术基金协办的展览“北窗高卧——戴泽笔下的北京”于9月15日在北京画院美术馆开展。
初夏时节,正是石榴花盛开的时候。在枣庄市冠世榴园里,在榴花丛中活跃着近百名来自国内各地前来写生的画家们。这是北京知名画家徐旷达先生组织的"写生中国"万里行活动。徐旷达先生长期深入国内风景名胜,创作了大量一线写生作品。
这个从没学过画的70岁中国农村老太,作品却震惊专家,被法国艺术画廊收藏...她,农村出身,60年来从未学过绘画,每天忙于柴米油盐和照顾小孙子,是我们身边那种遇见了就会停下来,笑眯眯打招呼的平凡奶奶。也是她,无意间的一次尝试就震惊科班出身的人。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钢笔画家王忠良也沉浸在喜悦与自豪中。多年来,他绘制了上百幅中轴线上的建筑街景画,那些曾经淡出人们视野的市井风情,都在他的笔下得以“重生”。王忠良用画笔对北京中轴线深情致敬,记录下这座城市的变迁,也让人们得以窥视逝去的岁月,感受时光的流转和城市的脉动。
半个多月前,以“艺术尊严”为主题的赵以雄、耿玉琨回顾展在通州宋庄当代艺术文献馆开幕。这个展览不用预约,更不卖票,就连停车都是免费的,截至目前已吸引5万多人次观众。赵以雄、耿玉琨是谁?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记者查询社交网站,看到了这样一段视频。
北京69岁画家于水从18岁起开始作画,已经画画51年了,曾创作出多部连环画。退休后,闲不住的他决定继续画画,“爆改”了众多二次元动漫已经游戏角色,将其用国画的方式表达出来,获得了大量年轻网友的喜爱,不少网友在于水的评论区“许愿”求画。
从宣化区文化馆门前经过,看见人不少,吵吵嚷嚷地象是有什么活动,上前一打听,原来是在二楼展厅办画展,油画展,专门画长城的,北京的女画家,很年轻,叫田凤银。来了就看看吧,进去一看,正在讲话,转一转。各种各样的长城,春夏秋冬,大幅的小幅的,全景的局部的,红黄绿白,五彩缤纷。
【自学7年终成一代灵魂画手!老太因画谁不像谁走红 [允悲]】北京什刹海,一老太因在景区给游客画像,她因为无论画谁,看起来都是同一个人而走红,被网友称为“灵魂画手”。她自称“张老太”,靠看报纸自学了7年画画,“画的老是不到位,还得努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