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7日,内蒙古鄂托克前旗治沙人员在毛乌素沙漠栽种柠条。近年来,当地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通过开展"百万亩柠条种植行动",运用渗灌柠条密植沙漠造林新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沙漠造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目前,该旗由柠条、杨柴、沙柳等植物组成的沙地绿洲达245万亩。
来源:人民网-图片频道 原创稿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null近年来,地处毛乌素沙漠腹地的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持续推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通过开展“百万亩柠条种植行动”,运用独创的渗灌柠条密植沙漠造林
陈四长陕北的4月,天高云淡,是一年里最宜人的季节。我去榆林出差,顺道到定边县十里沙,看望老朋友、治沙英雄石光银。20多年前,我因撰写陕北榆林地区治沙纪事,曾经采访过石光银,从此与老石相识相熟。那篇报告文学后来刊发在人民日报上。
把经过太空育种的长柄扁桃栽回毛乌素沙地,这是治沙人张应龙今年的计划。在距离张应龙300公里的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90后治沙青年石健阳今年的造林计划也开始了。在5月中旬前,他和爷爷——全国首位治沙英雄、“七一勋章”获得者石光银要在沙地里种上3万多株樟子松、白皮松等树苗。
来源: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原创稿内蒙古苏米图苏木深处的扁桃花盛开。查顺娜布其摄内蒙古苏米图苏木深处的扁桃花盛开。查顺娜布其摄内蒙古苏米图苏木深处的扁桃花盛开。查顺娜布其摄内蒙古苏米图苏木深处的扁桃花盛开。查顺娜布其摄扁桃花如霞似锦,与独特的沙漠地貌相互映衬,勾勒成一幅独特的画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亚云 王姗姗经过太空育种的长柄扁桃有可能出现在毛乌素沙地,这是治沙人张应龙今年的计划。在陕西省神木市圪丑沟,张应龙今年的另一个重点工作方向是“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也就是利用微生物芽孢杆菌,分解人畜粪尿、秸秆、餐厨垃圾,把它们分解成生物有机肥。
从2011年开始,陕西某种业公司就在榆林市的岔河则乡、小纪汗乡流转土地两万两千亩,建成了四个大型农场,种植玉米、马铃薯和优质牧草等经济作物。而这两万多亩土地不是老百姓原有的固耕地,都是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只有少量草灌的沙荒地。这9个喷灌圈形成的农场是他们的第二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