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今年以来,垣曲县围绕运城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目标,加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突出抓好“一河一路五大重点领域三十项牵引性工程”,奋力建设“美丽山城、幸福垣曲”,努力让垣曲成为“镶嵌在黄河岸边的新明珠”。
大家都知道中学历史课本上关于中国远古人类的故事,在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距今约50万年的北京人,其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河姆渡发现的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河姆渡人,销钉的使用和企口板的发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较熟练掌握房屋建筑技术,为中国古典建筑木
本报太原3月19日讯(记者王媛)近日,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发布最新考古成果,垣曲县新城镇东峰山村发现金代墓葬,出土的买地券明确了墓葬时代为明昌年间,即金章宗第一个年号(公元1190年-1196年),为研究同期丧葬文化提供了实物新证。
古老的文明,总与大河相伴。百万年前,黛眉山东麓的一条小河溯源侵蚀,切穿了黛眉山与封门山之间的古高地,古垣曲湖一泻千里。50万年前,古湖盆地陆续连接,黄河上游河道基本贯通。15万年前,三门峡终于被打开,大河顺流而下,终成万里巨川。 随着山河变迁,人类在黄河岸边留下了足迹。
“一个抗战纪念馆如果没有丰富的文物,那么,弘扬和平文化就没有了基石。”眼前这个面庞黝黑、精瘦干练、嗓音干哑的老人就是杨金玉——垣曲县“两馆两园”创始人,他独立出资创办垣曲县革命老区纪念馆、垣曲县中条山抗战纪念馆和民兴抗战烈士陵园、垣曲县中条山抗战体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