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今年全国爱耳日的目的是宣传爱耳、护耳科学知识与方法,引导公众全面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今年25岁的小蒋平时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春节期间,长时间在家熬夜打游戏的他突然出现了双耳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科学爱耳护耳实现主动健康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目前,有不少家长反应,孩子在出生时听力好好的,但长大后听力突然下降了。其实,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有许多因素都会导致听力下降。悠悠(化名)出生才六个月,最近家人突然发现他不停地哭闹,而且还会触碰耳朵。
要知道,世界上有很大一部分人正遭受着听力伤害,耳朵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布《世界听力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有4.66亿人听力受损,其中包括4.32亿成人和3400万儿童。
新生儿的娇嫩肌肤需要特别呵护,以下是新生儿10个禁止触碰的部位,新手爸妈们一定要牢记哦! 囟门:位于头顶正中间,有一个柔软的地方,有时还能看到它在跳动,这个地方反映宝宝的健康,不能碰撞,也不要频繁触摸按压。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1日讯(通讯员 彭湘粤 李雅雯 全媒体记者 徐媛)10个月大的宝宝因感冒引起化脓中耳炎,反复发作竟可能造成神经损伤和颅内感染。3月3日爱耳日来临之际,湖南省儿童医院专家呼吁家长关注儿童的耳部健康,如儿童出现四种现象,应警惕听力损伤。
2025年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据统计,6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可预防、可避免的。生活中,有哪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因素可能会造成儿童听力损失呢?生活方式类因素·暴力掏耳部分家长或孩子在家中自行使用工具掏耳,操作不当就可导致外耳道或鼓膜损伤。
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3日讯(记者 王璐 通讯员 瞿伟)3月3日是第26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有近15亿人患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日常生活中,听不太清别人讲话、耳鸣、耳闷胀感等都是听力受损的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学习生活。
“孩子好不容易感冒好了,却喊耳朵疼,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患上了急性中耳炎。”最近几天,省城市民常女士因为儿子小帆生病而焦躁不已,本来以为感冒好了以后就能送幼儿园的孩子,因为急性中耳炎又得继续在家休息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明天(3日)是全国爱耳日。耳朵作为人体重要感官器官之一,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全球有超15亿人听力受损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影响超过15亿人。
新华社北京10月5日电(记者侠克)听力是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据统计,我国听力残疾人约有2057万,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人群数量之首,占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80万人。如何预防耳聋?哪些原因会造成听力下降?为什么要做耳聋基因筛查?
生活中,两个习以为常的小动作,很有可能影响你的听力。3月3日是第二十六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聆听,无碍沟通”。今天,医生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些保护听力的小妙招儿。不要频繁挖耳朵有可能影响听力的小动作之一就是挖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