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将收获的辣椒铺晒在屋前屋后,侗寨里呈现一派丰收晒秋美景。8月22日,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晾晒收获的辣椒。2024年8月下旬,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晾晒收获的辣椒(无人机照片)。
吴德军 摄 初秋时节,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的村民,将抢收的辣椒、黄豆等农作物在村寨戏台前院坝里进行晾晒,古朴的村落与晒秋场景相互掩映,勾勒出一幅侗寨晒秋图。增冲村建寨已有600多年历史,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的增冲鼓楼屹立于寨中央,是首批国家级重点文物。
初秋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侗寨的村民将抢收的辣椒、黄豆等农作物进行晾晒,古朴的村落与晒秋场景相互映衬,勾勒出一幅美丽的侗寨晒秋图。以上图片:2020年8月23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侗寨村民在晾晒辣椒(无人机照片)。
贵州省从江县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通了高铁。从这里坐高铁,一个多小时可到达贵阳,到广州只需4个多小时。日前,记者来到从江县,走访了5个乡镇6个村庄,看到脱贫攻坚正让山岭沟壑间的苗乡侗寨变得更加美丽,更富活力。
来源:【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本文约493字,阅读约需1分钟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各地节庆活动增多,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贯洞镇样洞村今影侗寨的芦笙制作进入生产旺季,芦笙制作手艺人们加班加点赶制芦笙订单,满足市场需求。
从江,,贵州省的南大门,位于都柳江畔,素有“黔南门户,桂北要津”之称,从广东到贵州要先经过我这里,从广西到贵州也要先经过我这里,我因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文化神秘绚丽多姿,被人们称为“养心圣地·神秘从江”,这是我最新的简历.
11月13日,在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样洞村今影侗寨,芦笙制作手艺人梁光林在制作芦笙簧片。吴德军 摄在贵州省从江县贯洞镇样洞村今影侗寨,芦笙制作手艺人梁光林在给芦笙管钻孔洞。吴德军 摄 芦笙制作手艺人梁光林在检查芦笙簧片。
图为侗族村民在“鼓楼抢鸡”活动现场。尹刚 摄图为侗族村民在“鼓楼抢鸡”活动现场。尹刚 摄图为侗族村民在“鼓楼抢鸡”活动现场。尹刚 摄图为侗族村民在“鼓楼抢鸡”活动现场。尹刚 摄图为侗族村民在“鼓楼抢鸡”活动现场。尹刚 摄图为侗族村民在“鼓楼抢鸡”活动现场。
3月16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贯洞镇的宰门村与龙图村大坝田间,展现了一幅迷人的春日画卷。侗寨的鼓楼与错落有致的民居,被广袤的油菜花海所环绕,与广阔的田野、蜿蜒的道路、清澈的河流以及青翠的群山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生态宜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处暑时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将收获的辣椒铺晒在屋前屋后,侗寨里呈现一派丰收晒秋美景。图为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晾晒收获的辣椒。吴德军 摄图为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晾晒收获的辣椒。吴德军 摄图为晾晒的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