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矛盾:薪资争议还是债务危机?中石油在尼日尔的20年深耕堪称“沙漠奇迹”——投资超50亿美元建成炼油厂、输油管道,助力其实现从石油进口国到出口国的转型,为全国 GDP 贡献了 10% 的份额,在税收方面的贡献率达到 12.5%,并且创造了将近一万个就业岗位。
3月13日,尼日尔军政权突然翻脸不认人,暴力驱逐了中石油等三家企业高管,并撕毁了合作协议。还以“歧视经营”为由查封银行账户,价值4亿美元的原油大单,眼瞅着就要打水漂;中企打造的豪华酒店,也被强行勒令关闭。要知道,22年前正是中国企业砸下46亿美元,才把这个穷苦小国救活。
西非内陆国家尼日尔突然对中企高管下达48小时离境令,此事看似普通劳资纠纷,实则背后能源主权与地缘政治的博弈在悄然升级。世界银行最新数据表明,某国铀矿储量居全球第三,然其民众日均生活费不足2美元,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该国却强硬要求中企管理人员撤离。
据报道,尼日尔军政府下令驱逐了三名中国石油公司高管,并要求他们在48小时内离境。说实话,这事在非洲太常见,一方面我国在当地缺乏政治和军事代理人,另一方面也有我国外交系统莫名其妙给自己企业加debuff,经常把花3000万办成的事,生生给逼成花3个亿啥也没办成还把人全得罪了的操作。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曾经我们慷慨解囊,伸出援手,帮助尼日尔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