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满语已经是一门失去交流作用的死语言了,除了黑龙江个别地区外,绝大多数的满族人对其也极其陌生。随着满汉进一步融合,顺治帝已基本实现了与汉族大臣口头无障碍交流,顺治帝语言能力相当出众,见满臣说满语,见汉臣说汉语,见蒙古人说蒙古语,也能识别汉语的音韵诗韵。
你或许想不到,在故宫博物院现存的诸多雍正、乾隆时期的朱批奏折里,满语竟时常闪现。当时,满族刚刚入关,统治根基尚未稳固,为了保持本民族的特性与文化传承,统治者大力推行满语,各级官员乃至宫廷内外,满语是交流的主要语言。
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初中时学过的一篇文章,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所写的一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那时的我或许跟小说中的主人公小弗郎士一样,不喜欢上课,甚至讨厌上学,但是最后一堂课“我”竟然全听懂了,甚至感觉这堂课上的太快了。
古代的中国人,他们的“普通话”是什么话呢?是我们今天的广东话?古汉语和今天各地的汉语方言的关系,就是一个祖父和几十个孙子、几百个曾孙子的关系,孙子和祖父长得总会有点像,但是,又不会长得很像,简单易懂地说,就是这么个道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现代普通话的主要来源是元朝时期以大都话为基础所编制的《中原音韵》,前身是明清官话,到了雍正年间,清朝正式确立北京话为标准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