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3月19日讯(通讯员 刘媛媛)近日,株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通过高压氧治疗紧急缓解了一名资深潜水爱好者的减压病症状。据市民袁先生介绍,从外地潜水归来后,感觉左侧腰部酸痛难忍,“当时以为是潜水时浮出水面速度过快导致肌肉酸痛,但没想到回来之后腰痛加剧,站立时非常明显。
潜水作业后意外“瘫了”!医院多学科协作帮助男子重新站立记者 刁明杰 男子长期从事海下潜水捕鱼工作,近日,在潜水作业时设备突发故障后被迫上岸。出水后男子感觉双腿无力,后又逐渐出现排尿困难,需要借助轮椅才能行动。
10月7日晚,知名潜水员韩颋在广西都安的九顿天窗景区下潜,至今仍未上岸。10月11日,机器人在水下110米处发现了疑似韩颋的打捞目标,但需等待专家确定具体方案后才能进行打捞。从事潜水运动19年,韩颋创造过国内外多项洞潜深度纪录,他此次下潜也是为了继续冲击世界纪录。
饱和潜水技术是一种适用于大深度条件下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是唯一一种可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开展水下作业的潜水方式它对提高援潜救生、沉船打捞水下施工、海洋资源勘探开发等作业能力及推动潜水医学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近日,海军洪泽湖船赴某海域开展大深度饱和潜水训练此次训练充分检验装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对于黄岛区斋堂岛村的渔民石先生来说,劳动节当天的“过于勤劳”反倒把他害了。5月1日上午,在短短两个半小时里,石先生5次潜入海底捞扇贝,但在最后一次潜水时由于下潜过深,而随后出水速度过快,呼吸的气体在血液中形成了气泡。
近日,南部战区海军某防险救生支队组织潜水员在南海某海域进行大深度潜水训练。针对大深度潜水训练难度大、危险系数等特点,训练制定了针对性措施和方案,有效提升潜水员水下技战术水平。南海某海域,参训潜水员对潜水装具进行气密性检查。
◎本报记者 张 强近日,记者在南部战区海军某防救支队体验潜水员常规潜水训练。穿上重达35公斤的装具,沿着扶梯慢慢到海面以下,在深度约3米的海底,记者已无法稳定站立,听不到任何声音,一臂之外的视野完全模糊。